166黑料不打烊su,166今日黑瓜爆料 吃料fun|168黑料不打烊_169.sk黑料正能量在线观看

首頁·Home

后生命:智能時代下的藝術與科技

后生命:智能時代下的藝術與科技

后生命——智能時代下的藝術與科技

 

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

承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協(xié)辦單位:四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公共藝術學院

學術顧問:范迪安、龐茂琨

學術主持:宋協(xié)偉

總策展人:費俊、何桂彥

執(zhí)行策展人:寧佳、薛天寵

展覽委員會:陳小文、焦興濤、王天祥、李川

開幕時間: 2019年12月30日10:00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30日—2020年1月20日

研討會時間:2019年12月29日14:00

研討會地點: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地點:重慶當代美術館

 

由中央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聯(lián)合主辦,國家藝術基金支持的“后生命——智能時代下的藝術與科技”展于2019年12月30日,在重慶當代美術館拉開帷幕。本次展覽將“后生命”作為展覽的學術主題,探討在大數(shù)據(jù)及人工智能高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藝術家基于“數(shù)據(jù)生命”、“機械生命”、“合成生命”三個方向進行的創(chuàng)作與研究。同時,集中呈現(xiàn)22余位(組)藝術家在科學、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生物基因和混合現(xiàn)實等領域的跨學科藝術實驗,并邀請藝術家、設計師、科學家和理論家來共同對科技在社會中藝術應用進行深入討論,生成社會新知。告訴我們""""后生命""""并非意味著基于肉身生命的結束,而意味著傳統(tǒng)意義上對生命唯一定義的終結。

 

前言

視覺藝術的發(fā)展總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明而形成新的時代特征,甚至可以說,在視覺藝術表現(xiàn)的主題和表述語言中,總是滲透或關聯(lián)著特定時代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由此形成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文化。

本次展覽將“后生命”作為展覽主題,展示藝術家運用媒體材料和語言對“生命”這一概念的觸及和認知。展覽邀請20余位(組)藝術家從“數(shù)據(jù)生命”、“機械生命”與“合成生命”三個方向演繹了“生命”新的誕生方式與存在形態(tài)。毫無疑問,“生命”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永恒主題, 但“生命”又是一個具有擴展性的概念,從不同的維度對“生命”的本質(zhì)與形態(tài)進行探索,讓我們思考媒體時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迎向全球數(shù)字與信息時代的到來,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前言領域迅速擴展了更為寬闊的空間,各種新材料、新技術、新媒介為藝術家思想的探險和創(chuàng)造性想象提供了實驗的條件,而藝術家在運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媒介作為語言的同時,也更加敏感和尖銳地提出關涉社會與個體、存在與精神、功用與情感等文化命題。由此,“媒體藝術”作為一種正在發(fā)生時的藝術形式,折射出全球藝術發(fā)展新的趨勢。

——范迪安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隨著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共享經(jīng)濟等“新名詞”的不斷涌現(xiàn), 當今社會已由過去單一的線性發(fā)展方式轉(zhuǎn)變?yōu)槎嘣牧炎兪桨l(fā)展方式。人們生活與教育方式、產(chǎn)業(yè)發(fā)展結構、城市發(fā)展模式等都處于巨大的變革中,我們正處于一個以“不確定性”為常態(tài)的時代。

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藝術與設計與科學技術、人們未來生活方式、社會文化、社會創(chuàng)新發(fā)展等緊密相關,也必然面臨“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

“藝術與科技”不僅是一個突破邊界的新學科,還是一個推動教改的新動力。本此展覽的主題“后生命”提出了如何定義生命?如何定義未來生命?我們是否應當將生命定義范圍拓寬?等重要的生命倫理問題。

——宋協(xié)偉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

 

讓我們置身于當今人與機器、信息高度融合的時代來探討生命:將人體看成是一個可分配意識和生命的系統(tǒng),生命的一部分存在于肉身,一部分存在于機器之中,另有一部分存在于人和機器親如手足的關系之中。這似乎帶來一種變化:肉身體驗與計算機模擬之間已經(jīng)沒有什么實質(zhì)意義上的不同。說信息是本源,肉身是派生而來,這也許過于強硬。至少,我們希望借用“后生命:智能時代下的藝術與科技”展中藝術家和科學家的實踐,告訴我們‘后生命’并非意味著基于肉身生命的結束,而意味著傳統(tǒng)意義上對生命唯一定義的終結。

——陳小文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

 

在技術日益發(fā)達的當下,“生命”的概念得到了爆發(fā)式的生長,如何應對這種巨大的社會改變,并重新處理人與自我、人與社會、 人與其他物種、人與非人之間的關系,以及如何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生命政治、這個時代下身與腦的關系、這個時代下人與機器的關系,以及這個時代下技術與社會的關系,都是在探討關于“后生命”時值得深入闡釋的話題。

——費俊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

 

返回頂部

版權所有 2020-2029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

Copyright ? 2020-2029 SCFA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