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討好的一個很大的誤解是,人們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tài),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似乎不像什么壞事。但實際上,過度討好在很多方面都會對一個人造成不良的影響:
1. “老好人”面具讓你看不清真實的自己,限制了自我成長
真假自我的提出者溫尼科特認為,一個人在“真自我”的狀態(tài)下,Ta的行為是發(fā)自內心感受作出的,而不是出于對別人的感受的揣測作出的。與之相反的“假自我”則是一種防御式的虛假的面具。在假自我的狀態(tài)下,一個人的行為是基于對別人的感受的揣測作出的,而不是根據自己的需求。
主動戴上面具、適度地偽裝自己或許是一種對內心世界的保護,也可以讓人際生活更加順暢。但,在戴上一味討好的“老好人”面具這樣的極端情況下,過于強大的假自我會讓一個人完全喪失自發(fā)性,不能體會到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并且,他們由于過于關注別人,無法將注意力放在自身身上,即便取得了很多所謂的成就,也是空虛的。因為他們已經不知道自己追求的究竟是什么了。
2. “老好人”的人際關系反而更加脆弱
不難想象,靠著一味的遷就和取悅建立起來的關系一旦面臨沖突,或是取悅的戛然而止,就會不堪一擊。一種普遍的現象是,正常情況下如果某個朋友拒絕了我們的請求,我們一般不會生氣;但如果一個從不說“不”的“老好人”拒絕了我們,我們反而會不爽。畢竟,老好人周圍的人早已將他們的友好當作理所應當了。
并且,當人們真的想尋求建議或意見時,他們通常是不會找那些“老好人”的。因為大多數人都深知對方無法給出客觀的評價,說出真實的想法。
3. 過度討好會耗盡自己
討好者的生活幾乎都被他人占據。他們不得不壓縮自己的個人時間,或者無法按時完成自己手頭的事情、不得不為他人的事情奔忙。長期處于滿負荷狀態(tài)下的討好者,常常感覺到精疲力竭。他們還時常會有一種“我?guī)蛣e人分擔,但是沒有人幫我分擔”的痛苦。
(轉自knowyour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