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黑料不打烊su,166今日黑瓜爆料 吃料fun|168黑料不打烊_169.sk黑料正能量在线观看

志于道 游于藝

學術展覽

學術展覽

通識學院舉辦《何以成人,何以知天:武大通識3.0的核心理念與實踐》講座

日期:2020-11-24 作者:田源 來源:通識學院 瀏覽量:

11月20日晚,通識教育系列講座在通識學院會議室展開。講座題目為《何以成人,何以知天:武大通識3.0的核心理念與實踐》,主講人李建中教授,武漢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教學名師,寶鋼獎全國優(yōu)秀教師,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教育部馬工程首席專家,武漢大學珞珈杰出學者,武漢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講座由通識學院田源老師主持。

講座首先追溯了武漢大學通識教育的發(fā)展歷程。自上世紀末“通專結合”、本世紀初“通識千課”至2016年開啟“4-2-660”,武漢大學通識教育走過三段歷程并依次形成三個版本。目前,武大通識3.0以“何以成人,何以知天”為核心理念,它出自《莊子-大宗師》:“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隨后,主講人詳細介紹了兩大導引。從2018級本科新生開始,《人文社科經典導引》和《自然科學經典導引》兩本教材,連同錄取通知書一并寄出,提前感受通識教育的文獻。兩大導引的意義在于,大一入校被視作立人之良辰,閱讀經典是育人之根本,尋覓良師為樹人之楷模。

主講人運用“人”的核心要義串連兩部導引的篇目,自下而上是社會之“人”(人的仁性與理性)和自然之“人”(人的天性與審美),從左到右是不死之“人”(人的歷史與使命)和必死之“人”(人的生命與愛恨)。兩大導引的特征有如下三點:第一,“大班授課”與“小班研討”的互動互濟;第二,“共享集體備課資源”與“突顯個體課堂風格”的相生相濟;第三,人類命運共同體語境下中西元典及關鍵詞的跨文化比較、跨語境對話和跨學科融通。

講座還深度解析了“四層推進”,武大通識在通識文化、通識課程、通識課堂和通識管理四大層面創(chuàng)新通識教育。武大通識教育的十六字方針: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識,以研討會、大講堂、博雅沙龍、通識午餐會等形式實施。最后,李建中教授指出“三方受益”:學生受益,收獲信心,轉變入校的迷茫、空洞的意識;教師受益,多學科滲透交融,獲得教學和科研的新視角;研究生助教受益,養(yǎng)成奉獻、敬業(yè)精神,練就組織、引導才能。李建中教授講座的結語:后新冠時代的高校本科教學。

講座結束后,通識學院院長楊茂森和學院老師們就我校的通識教育情況,同主講人進行交流、對話。雖然四川美術學院與武漢大學在學校性質、培養(yǎng)方案、戰(zhàn)略規(guī)劃等方面存有差異,但通識教育的理念與追求大致相同。基于求同存異的原則,根據(jù)學校實際情況探尋措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升華通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把理論落實到每個細微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主講人的資源整合能力、邏輯思維架構和教學實施細則,贏得現(xiàn)場師生的熱烈掌聲,也為我校通識教育改革提供了范本,促進藝術院校通識教育的品質提升和卓越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