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黑料不打烊su,166今日黑瓜爆料 吃料fun|168黑料不打烊_169.sk黑料正能量在线观看

志于道 游于藝

學術展覽

學術展覽

學校舉辦第二期川美青年學術沙龍

日期:2023-11-22 作者:?程赟 來源:創(chuàng)作科研處 瀏覽量:

11月17日下午,學校在圖書館咖啡廳舉辦第二期川美青年學術沙龍。此次學術沙龍的主題為“科學-技術與未來藝術”,對談嘉賓有造型藝術學院副院長唐勇、造型藝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張翔、實驗藝術學院副教授楊光影和視覺藝術研究院博士李豐。參會嘉賓有發(fā)展規(guī)劃處處長夏興強,國際交流處處長楊一博,圖書館副館長屈波和來自通識學院、藝術人文學院、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的教師代表。沙龍由創(chuàng)作科研處副處長李竹主持。

沙龍伊始,李竹介紹了此次沙龍主題緣由: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對傳統(tǒng)藝術表現(xiàn)形式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如何思考藝術與科技的關系,是當前學術界的熱點話題。我校新媒介美術創(chuàng)作重點實驗室與電子科技大學近幾年跨界合作的成果在國內形成了較大的影響,有必要在理論層面進一步探討未來的發(fā)展趨勢。

在對談環(huán)節(jié),唐勇指出科技藝術是其創(chuàng)作實踐的一部分,也是這幾年他最關注的一個話題,并從自身創(chuàng)作實踐的角度回顧了在不同時期科技在其創(chuàng)作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科技與藝術的分殊。楊光影介紹了霍華德·貝克爾的“兩個藝術界”理論和“科技藝術”概念的生成,并以具體的科技藝術實踐為例,思考了從科技的角度重寫藝術史的可能性。張翔認為科學是從理性主義去切入世界,而技術與藝術有相似性,二者唯一不同的是藝術從個人的經驗、個人的生活的角度去汲取了很多經驗性的東西,技術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個理論化的轉換,形成了某種規(guī)律性的技巧或技術。李豐從厘清“藝術”與“科技”的概念范疇出發(fā),認為基于科技去做藝術,藝術會隨著科技的更新而不斷更新,科技藝術有一個非常大的空間。楊一博、夏興強、屈波等人針對唐勇、張翔的創(chuàng)作和對談嘉賓的發(fā)言展開對話。

最后,參加此次沙龍的嘉賓和學生合影留念,第二期川美青年學術沙龍圓滿結束。


責編:閆培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