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黑料不打烊su,166今日黑瓜爆料 吃料fun|168黑料不打烊_169.sk黑料正能量在线观看

志于道 游于藝

媒體視界

媒體視界

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第三屆科技藝術聯(lián)合教學與創(chuàng)作成果展聚焦“無界漂移”

日期:2023-05-25 作者:劉晶 來源:中國美術報 瀏覽量:

原報道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ndiT-tyadBPnP7Sw7gweAA

由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成都市美術館、重慶市美術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第三屆科技藝術聯(lián)合教學與創(chuàng)作成果展“無界漂移——跨域連接、方法生長與數(shù)字生活”于5月13日在成都市美術館正式開展。

布展現(xiàn)場

展覽作為“未來之鏡:科學+藝術”——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教學實踐項目、2022年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學科建設項目,是四川美術學院與電子科技大學“藝術與科技”跨界合作第三年的成果展現(xiàn)。展覽試圖塑造一種面向未來的科技藝術“范”,一種想象潛能、創(chuàng)造方法與生活鏡像。科學家和藝術家共同思考和想象,建構科技化的“詩意棲居”。

展覽現(xiàn)場

繼第一屆“破壁”、第二屆“超驗植入”之后,隨著科技藝術的進一步融合,一種打破界限后的新形態(tài)逐漸成型。這種形態(tài)可描述為“無界漂移”。無界代表著科技與藝術從二元互鑒到超維再生。漂移既是計算機科學的術語,又指向解域與游牧后的創(chuàng)造力四溢。具體而言,“無界漂移”的科技藝術新形態(tài)呈現(xiàn)于空間、方法與語境三個維度。作為帶有聯(lián)合教學性質的項目,該項目在“創(chuàng)作”的帶動下,旨在引導學生共同反思當下科技與社會、科技與人文、科技與哲學等諸多跨學科命題,洞察科技范式得以生成與運用的社會語境,培育有技術、有情懷、有判斷力的知識分子,而不僅僅是某領域的技藝人才。據(jù)悉,展覽將持續(xù)至5月28日。

部分展覽作品

作品名稱:《擺》作者:卿雨竹、李哲宇、柴云青、楊文琪、陳茁、鄭豪類別:裝置尺寸:1000cm×30cm×150cm材料:PCB(印制電路板)、鋁型材、LED數(shù)碼管、單片機、舵機、深度相機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路》作者:李凱、劉嘉輝、印其靈、蘇文迪類別:裝置尺寸:350cm×140cm×50cm材料:磚塊、舵機、ESP32擴展板、變壓器、鋁型材、固定裝置、木板 、投影儀、KINECT、路由器、電腦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擬態(tài)窗口》作者:許善泓、李傳剛、徐陸麟、付佳慧、鄒明池類別:裝置\游戲尺寸:750cm×745cm×700cm材料:木質箱體、屏幕、鋼架、燈、投影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發(fā)條橙》作者:劉偉、趙盼類別:裝置尺寸:350cm×80cm×40cm材料:亞克力板、機械傳動裝置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有風的一天》作者:李娜類別:裝置尺寸:800cm×450cm×40cm(可變)材料:樹枝、風扇、聲音模塊、傳感器、控制器、射燈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倒·離》 作者:彭文、李佩耘、張瀚月類別:裝置尺寸:260cm×250cm×200cm材料:不銹鋼、伸縮機、煙霧機、舵機、現(xiàn)成品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噓,會爆》作者:劉衎衎類別:裝置尺寸:220cm×220cm×220cm材料:不銹鋼框架、透明膜、顯示器、氣球裝置、空壓機、電腦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知識就是力量》作者:唐勇類別:機械裝置、影像尺寸:570cm×490cm×375cm材料:木板、手、銅書、黑繩、電視機創(chuàng)作年份:2021年

作品名稱:《二維碼》作者:周波類別:燈光裝置尺寸:400cm×400cm×150cm材料:鏡面不銹鋼、LED外控顯示屏創(chuàng)作年份:2022年

作品名稱:《內部時間》作者:陸云霞、湯振坤類別:裝置尺寸:尺寸可變材料:霓虹燈、控制器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感知信號》作者:陳昱辰、梁瑩林、湯振坤、何春怡、張寶天類別:交互裝置尺寸:580cmcm×600cmcm×390cm(可變)材料:金屬、燈光、按摩器、電弧、離子球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釣魚》作者:胡滔類別:裝置尺寸:260cm×50cm×240cm(可變)材料:屏幕、機械、攝像頭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刪除手機》作者:謝玥婷、段新月、吳梓菡、張坤鵬、趙若旭、趙志淳尺寸:700cm×300cm×200cm (單個尺寸20cm×20cm×80cm,12個,每個之間間隔約60cm)材料:鋁合金、pcv、單片機、舵機、激光傳感器、LED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肖像》作者:袁浩楠、王潤嘉、李林蔚、葉揚天、朱洪椿、陳雪怡類別:裝置尺寸:228.8cm×140.0cm×231.7cm材料:燈光、木板、金屬框架、攝像頭、計算機、投影儀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屏幕時間之丘》作者:李波類別:裝置尺寸:700cm×400cm×110cm材料:金屬滑軌、伺服電機、紅外觸控屏、拖鏈、Mini PC、Servo Motor、Motion Controller 、細沙、輔助屏、電視、亞克力沙倉+觸控反應沙嘴、超柔網(wǎng)線、柔性電纜

作品名稱:《城》作者:田璐、鄭莉娟、包青石、黃振宇、張海湘類別:裝置尺寸:550cm×550cm×450cm(單個尺寸:80cm×80cm×150cm×4個)材料:舵機、單片機、LED、路由器、Kinect、鋁型材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夢》作者:張增增類別:裝置尺寸:可變材料:綜合媒材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向外卷的C字形》作者:丁為、周楊小曉尺寸:350cm×150cm×200cm材料:不銹鋼、陶瓷、LED、亞克力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相遇》作者:何晶、林馨瑜、龍漢麟、趙家祥、張海湘、劉子承 類別:裝置尺寸:200cm×600cm×280cm材料:編程燈、鋼板材、esp32、光纖、路由器、雷達、鏡面紙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生紋》作者:陳煜、張仲愿、唐苗苗類別:裝置尺寸:100cm×100cm×300cm材料:光敏樹脂、冷光線、泡沫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Delta》作者:鄭豪、馮佳睿類別:裝置尺寸:230cmcm×230cmcm×20cm材料:鋼制圓環(huán)、無刷電機、控制電路、氨綸布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作品名稱:《 HelloWave_擬態(tài)場域.Offline 》

作者:張海超、李琨類別:裝置尺寸:尺寸可變材料:投影、激光雷達、算法圖像程序、實時交互聲場

作品名稱:《I SEE》作者:段曉原、王佳瑤、劉捷、汪平洋、李建基、江岑玥、賀昀珠類別:裝置尺寸:450cm×550cm×350cm材料:不銹鋼、電子顯示屏、傳感器、電腦創(chuàng)作年份:2023年


主辦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美術學院成都市美術館重慶市美術家協(xié)會

承辦單位

電子科技大學iArt交互新媒體藝術輔修專業(yè)

電子科技大學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中心

電子科技大學教務處

電子科技大學格拉斯哥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實驗藝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

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重慶市新媒介美術創(chuàng)作重點實驗室

四川美術學院視覺藝術中心

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院

成都未來場景數(shù)字科技中心


項目總策劃

曾勇、龐茂琨、申小蓉、焦興濤

策展人

劉惠、唐勇

學術支持

李川、何桂彥、尹丹、李敏敏、魏東、楊光影

學術顧問

李振華

策展執(zhí)行

彭岷、梁瑩林、袁亞楠、湯振坤、張翔、張海超、張增增、胡滔、朱皓辛

視覺設計

謝文芹

宣傳

沈倩、陳昱辰、韓雨嶺、黃童

執(zhí)行團隊

徐世中、趙璟、鄧川、陳昱辰

參展藝術家(A-Z)包青石、柴云青、陳雪怡、陳昱辰、陳煜、陳茁、丁為、段曉原、段新月、馮佳睿、付佳慧、何春怡、何晶、賀昀珠、胡滔、黃振宇、江岑玥、李波、李傳剛、李建基、李凱、李琨、李林蔚、李娜、李佩耘、李哲宇、梁瑩林、林馨瑜、劉嘉輝、劉捷、劉衎衎、劉偉、劉子承、龍漢麟、陸云霞、彭文、卿雨竹、蘇文迪、湯振坤、唐苗苗、唐勇、田璐、汪平洋、王佳瑤、王潤嘉、吳梓菡、謝玥婷、徐陸麟、許善泓、楊文琪、葉揚天、印其靈、袁浩楠、張寶天、張海超、張海湘、張海湘、張瀚月、張坤鵬、張增增、張仲愿、趙家祥、趙盼、趙若旭、趙志淳、鄭豪、鄭莉娟、周波、周楊小曉、朱洪椿、鄒明池